形容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的成语(16个)

  • 1、

    背城借一 [ bèi chéng jiè yī ]

    释义: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 2、

    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 3、

    不顾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释义: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4、

    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释义: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5、

    孤注一掷 [ gū zhù yī zhì ]

    释义: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出处:《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

  • 6、

    济河焚舟 [ jì hé fén zhōu ]

    释义: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出处:《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 7、

    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释义: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 8、

    决一死战 [ jué yī sǐ zhàn ]

    释义:对敌人拼死决战。

    出处:《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 9、

    起死回生 [ qǐ sǐ huí shēng ]

    释义: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出处:明·张岱《鲁云谷传》:“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肊见起死回生。”

  • 10、

    幸灾乐祸 [ xìng zāi lè huò ]

    释义:幸:高兴。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

    出处:《左传·僖公十四年》:“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又《庄公二十年》:“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

  • 11、

    有进无退 [ yǒu jìn wú tuì ]

    释义: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 12、

    在所不惜 [ zài suǒ bù xī ]

    释义: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

    出处:清 金念劬《避兵十日记》:“果能摆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 13、

    不遗余力 [ bù yí yú lì ]

    释义: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 14、

    全力以赴 [ quán lì yǐ fù ]

    释义: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出处: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15、

    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16、

    收合余烬 [ shōu hé yú jìn ]

    释义:收:收拾,收取;余烬:烧剩的灰烬。比喻残留的人或物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敝邑是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