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组织向上的成语(32个)

  • 1、

    百折不挠 [ bǎi zhé bù náo ]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2、

    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释义: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 3、

    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释义: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 4、

    鸿鹄之志 [ hóng hú zhī zhì ]

    释义: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5、

    虎头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6、

    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7、

    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释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 8、

    励精图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释义: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 9、

    力争上游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释义: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 10、

    凌云之志 [ líng yún zhī zhì ]

    释义: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出处:《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 11、

    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释义: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 12、

    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13、

    始终如一 [ shǐ zhōng rú yī ]

    释义: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 14、

    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15、

    胸怀大志 [ xiōng huái dà zhì ]

    释义: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16、

    意气风发 [ yì qì fēng fā ]

    释义: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出处: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17、

    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释义: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 18、

    有始无终 [ yǒu shǐ wú zhōng ]

    释义: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 19、

    有始有终 [ yǒu shǐ yǒu zhōng ]

    释义: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 20、

    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21、

    壮志凌云 [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

    释义: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 22、

    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释义: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 23、

    全始全终 [ quán shǐ quán zhōng ]

    释义: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为人为彻,一定等那大王来吃了,才是个全始全终;不然,又教他降灾贻害,反为不美。”

  • 24、

    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25、

    发奋图强 [ fā fèn tú qiáng ]

    释义: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26、

    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释义: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 27、

    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28、

    断断续续 [ duàn duàn xù xù ]

    释义: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 29、

    统一战线 [ tǒng yī zhàn xiàn ]

    释义:比喻在某些问题上抱同样态度

    出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 30、

    毫不动摇 [ háo bù dòng yáo ]

    释义: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 31、

    知难而行 [ zhī nán ér xíng ]

    释义:明知困难却仍然去做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 32、

    贯彻始终 [ guàn chè shǐ zhōng ]

    释义:贯彻:彻底实现或体现。指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4回:“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尤能贯彻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