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残忍的成语有什么(34个)

  • 1、

    安忍无亲 [ ān rěn wú qīn ]

    释义: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2、

    不留余地 [ bù liú yú dì ]

    释义: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 3、

    不仁不义 [ bù rén bù yì ]

    释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 4、

    惨绝人寰 [ cǎn jué rén huán ]

    释义: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 5、

    雕心雁爪 [ diāo xīn yàn zhǎo ]

    释义:比喻心狠手辣。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 6、

    狠心辣手 [ hěn xīn là shǒu ]

    释义:残忍的心肠,毒辣的手段。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 7、

    虎不食儿 [ hǔ bù shí ér ]

    释义: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出处: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 8、

    狼吞虎噬 [ láng tūn hǔ shì ]

    释义: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 9、

    狼子兽心 [ láng zǐ shòu xīn ]

    释义: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出处:《晋书·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 10、

    理所不容 [ lǐ suǒ bù róng ]

    释义:道理所不能允许。

    出处:南朝·齐·僧佑《弘明集·桓玄》:“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 11、

    破卵倾巢 [ pò luǎn qīng cháo ]

    释义:碎裂鸟卵,倾覆鸟窠。比喻斩草除根,手段残忍。

    出处:明·陈与郊《义犬记》第三折:“却原来分属师生,曾受深恩也。破卵倾巢太不仁。”

  • 12、

    忍心害理 [ rěn xīn hài lǐ ]

    释义: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 13、

    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释义:丧:丧失;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利己》:“今人既富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

  • 14、

    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释义:丧失理智,象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

    出处:《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 15、

    伤天害理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释义: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 16、

    十恶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释义: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 17、

    所作所为 [ suǒ zuò suǒ wéi ]

    释义:指人所做的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 18、

    丧天害理 [ sàng tiān hài lǐ ]

    释义: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

  • 19、

    天理难容 [ tiān lǐ nán róng ]

    释义: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 20、

    天理不容 [ tiān lǐ bù róng ]

    释义: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 21、

    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释义: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 22、

    妖魔鬼怪 [ yāo mó guǐ guài ]

    释义: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便信着他跟将去了。”

  • 23、

    雕心鹰爪 [ diāo xīn yīng zhǎo ]

    释义: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 24、

    令人发指 [ lìng rén fà zhǐ ]

    释义: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25、

    灭绝人性 [ miè jué rén xìng ]

    释义: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出处:傅抱石《郑板桥文集前言》:“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买通赃官,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

  • 26、

    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释义:穷:极端。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出处:《汉书·王莽传赞》:“穷他极恶,流毒诸夏。”

  • 27、

    残民害理 [ cán mín hài lǐ ]

    释义: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出处: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 28、

    毒魔狠怪 [ dú mó hěn guài ]

    释义: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出处:《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 29、

    赶尽杀绝 [ gǎn jìn shā jué ]

    释义: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 30、

    好勇斗狠 [ hào yǒng dòu hěn ]

    释义: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出处:《孟子·离娄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 31、

    违天逆理 [ wéi tiān nì lǐ ]

    释义: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

    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诏命,阻兵水洛,强梁秦陇。”

  • 32、

    斩草除根 [ zhǎn cǎo chú gēn ]

    释义: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33、

    如狼似虎 [ rú láng sì hǔ ]

    释义: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 34、

    骨肉之情 [ gǔ ròu zhī qíng ]

    释义: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出处: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