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料事准确的生僻成语(29个)

  • 1、

    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释义: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2、

    出谋划策 [ chū móu huà cè ]

    释义: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 3、

    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释义: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 4、

    放马后炮 [ fàng mǎ hòu pào ]

    释义: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 5、

    锦囊妙计 [ jǐn náng miào jì ]

    释义: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 6、

    老牛舐犊 [ lǎo niú shì dú ]

    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7、

    料事如神 [ liào shì rú shén ]

    释义: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祭足料事,可谓如神矣。”

  • 8、

    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í zhǎng ]

    释义: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 9、

    神机妙算 [ shén jī miào suàn ]

    释义: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出处:《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 10、

    束手无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释义: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元·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 11、

    舐犊之爱 [ shì dú zhī ài ]

    释义: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出处: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 12、

    先见之明 [ xiān jiàn zhī míng ]

    释义: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13、

    心中无数 [ xīn zhōng wú shù ]

    释义: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出处:蒋和森《风萧萧 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

  • 14、

    心中有数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释义: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 15、

    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16、

    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 17、

    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释义: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 18、

    一团漆黑 [ yī tuán qī hēi ]

    释义: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 19、

    疑团莫释 [ yí tuán mò shì ]

    释义: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团莫释!”

  • 20、

    周游列国 [ zhōu yuó liè guó ]

    释义: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出处:曹余章《上下五千年·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 21、

    避而不谈 [ bì ér bù tán ]

    释义: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出处:徐迟《一九五六年序言》:“尖锐的矛盾,避而不谈,或加水冲淡了。”

  • 22、

    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23、

    成竹在胸 [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

    释义: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24、

    惊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释义: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25、

    无计可施 [ wú jì kě shī ]

    释义: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允日:‘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 26、

    一清二楚 [ yī qīng èr chǔ ]

    释义:十分清楚、明白。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么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 27、

    发擿奸伏 [ fā tì jiān fú ]

    释义: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法雄传》:“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吏人畏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