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弄错对象的成语(5个)

  • 1、

    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释义: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2、

    弄巧成拙 [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

    释义: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 3、

    阴差阳错 [ yīn chā yáng cuò ]

    释义: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出处: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

  • 4、

    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释义: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 5、

    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释义: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