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识自我的成语(7个)

  • 1、

    自给自足 [ zì jǐ zì zú ]

    释义: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出处:《三国志·魏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 2、

    自出机杼 [ zì chū jī zhù ]

    释义: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3、

    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释义: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4、

    自力更生 [ zì lì gēng shēng ]

    释义: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出处: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 5、

    自命不凡 [ zì mìng bù fán ]

    释义: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 6、

    自作聪明 [ zì zuò cōng míng ]

    释义: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出处:《尚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自作聪明者,谓草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

  • 7、

    自我表现 [ zì wǒ biǎo xiàn ]

    释义: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

    出处:朱自清《诗集导言》:“他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在自我表现,诗人的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