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悲伤的想死成语(14个)

  • 1、

    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 2、

    祸国殃民 [ huò guó yāng mín ]

    释义: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出处: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 3、

    魂销目断 [ hún xiāo mù duàn ]

    释义:指情思凄苦。

    出处:唐·严休复《唐昌观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怅然成二绝》诗:“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

  • 4、

    弥天大祸 [ mí tiān dà huò ]

    释义:弥:满。天大的灾祸。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

  • 5、

    目断魂销 [ mù duàn hún xiāo ]

    释义: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出处: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自离京国,目断魂销,每至五更朝谒之时,臣实制泪不得。”

  • 6、

    若丧考妣 [ ruò sàng kǎo bǐ ]

    释义: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出处:汉·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 7、

    虽死犹生 [ suī sǐ yóu shēng ]

    释义: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出处:晋·常璩《汉中士女志·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8、

    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释义: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9、

    五内俱崩 [ wǔ nèi jù bēng ]

    释义: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出处:清·黄宗羲《书钱美恭寻亲事》:“美闻此言,五内崩裂。”

  • 10、

    心如死灰 [ xīn rú sǐ huī ]

    释义: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11、

    一了百了 [ yī liǎo bǎi liǎo ]

    释义: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 12、

    义愤填膺 [ yì fèn tián yīng ]

    释义: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

  • 13、

    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释义: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 14、

    生不如死 [ shēng bù rú sǐ ]

    释义:活着还不如死去。指人的处境十分恶劣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十回:“奈因阳世三间,没有我脚踏之地,是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