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猛烈攻击的成语(15个)

  • 1、

    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释义: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2、

    横扫千军 [ héng sǎo qiān jūn ]

    释义: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 3、

    落荒而逃 [ luò huāng ér táo ]

    释义: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

  • 4、

    千锤百炼 [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释义: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 5、

    枪林弹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释义: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出处: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 6、

    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释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7、

    声威大震 [ shēng wēi dà zhèn ]

    释义:声势和威望急速增长,使人非常震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声威大震。”

  • 8、

    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9、

    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ǐ ]

    释义: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 10、

    无往不胜 [ wú wǎng bù shèng ]

    释义:无论到哪儿都胜利。指到各处都行得通,办得好。

    出处:京剧《红色娘子军》第二场:“连长,我们军民一心,就无往不胜!”

  • 11、

    席卷天下 [ xí juǎn tiān xià ]

    释义: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12、

    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释义: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 13、

    高屋建瓴 [ gāo wū jiàn líng ]

    释义: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 14、

    所向无敌 [ suǒ xiàng wú dí ]

    释义: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 15、

    无坚不摧 [ wú jiān bù cuī ]

    释义: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出处:《旧唐书·孔巢文传》:“(田)悦酒酣,自其骑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