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爱和平的成语(10个)

  • 1、

    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释义: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 2、

    安国富民 [ ān guó fù mín ]

    释义: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出处:《汉书·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

  • 3、

    繁荣富强 [ fán róng fù qiáng ]

    释义: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

    出处: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4、

    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释义: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 5、

    长治久安 [ cháng zhì jiǔ ān ]

    释义: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出处:《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 6、

    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释义:安定、兴盛的时代。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 7、

    繁荣昌盛 [ fán róng chāng shèng ]

    释义:繁荣:兴旺发达;昌盛:兴旺。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 8、

    化干戈为玉帛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释义: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9、

    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释义: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出处:《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 10、

    兴旺发达 [ xīng wàng fā dá ]

    释义:兴盛繁荣,发展壮大。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