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没有发生过的成语(12个)

  • 1、

    不动声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2、

    得未曾有 [ dé wèi céng yǒu ]

    释义:从来没有过。

    出处:《楞严经》卷一:“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 3、

    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释义: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 4、

    史无前例 [ shǐ wú qián lì ]

    释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出处: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 5、

    视而不见 [ shì ér bù jiàn ]

    释义: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6、

    闻所未闻 [ wén suǒ wèi wén ]

    释义: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 7、

    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8、

    不以为意 [ bù yǐ wéi yì ]

    释义: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 9、

    宠辱不惊 [ chǒng rǔ bù jīng ]

    释义: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处: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 10、

    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释义: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鲁人有与曾参同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金史·颜盏门都传》

  • 11、

    前所未有 [ qián suǒ wèi yǒu ]

    释义:从来没有过的。

    出处: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形容没有发生过的词语(1个)

  • 三十六计中国古代专讲军事谋略的兵书。约成书于明、清之际。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计谋,每套又分六计,全书共三十六计。每计由解语和按语两部分组成:解语多引用兵法和《易经》;按语是对解语的阐释,引用战例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