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平凡的人的成语(31个)

  • 1、

    安于现状 [ ān yú xiàn zhuàng ]

    释义: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出处: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 2、

    不过尔尔 [ bù guò ěr ěr ]

    释义: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六·中州》:“金人一代制作不过尔尔。”

  • 3、

    不见经传 [ bù jiàn jīng zhuàn ]

    释义: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三字虽不见经传,却亦甚雅。”

  • 4、

    不足为奇 [ bù zú wéi qí ]

    释义: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出处: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 5、

    不足挂齿 [ bù zú guà chǐ ]

    释义: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

    出处:《汉书·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 6、

    不咸不淡 [ bù xián bù dàn ]

    释义: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出处:欧阳山《苦斗》:“周炳仍然在不咸不淡地教书。”

  • 7、

    常鳞凡介 [ cháng lín fán jiè ]

    释义: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

  • 8、

    等闲之辈 [ děng xián zhī bèi ]

    释义: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 9、

    凡夫肉眼 [ fán fū ròu yǎn ]

    释义: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出处:《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 10、

    凡夫俗子 [ fán fū sú zǐ ]

    释义:泛指平庸的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 11、

    碌碌无奇 [ lù lù wú qí ]

    释义:平凡,无特殊才能。

    出处:但闻负天下之大名,心有高天下之大才,方足以当之。若碌碌无奇,未免取天下之笑。 《平山冷燕》第十八回

  • 12、

    平淡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释义: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 13、

    其貌不扬 [ qí mào bù yáng ]

    释义: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 14、

    司空见惯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释义: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 15、

    无所作为 [ wú suǒ zuò wéi ]

    释义: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 16、

    雅俗共赏 [ yǎ sú gòng shǎng ]

    释义: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出处: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 17、

    一事无成 [ yī shì wú chéng ]

    释义: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处: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 18、

    庸庸碌碌 [ yōng yōng lù lù ]

    释义:庸:平庸。指平凡无奇。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 19、

    不屑一顾 [ bù xiè yī gù ]

    释义: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 20、

    不以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释义: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处: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 21、

    默默无闻 [ mò mò wú wén ]

    释义: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 22、

    碌碌无为 [ lù lù wú wéi ]

    释义: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 23、

    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释义: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出处: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24、

    无名小辈 [ wú míng xiǎo bèi ]

    释义:对平凡人物的蔑称。

    出处:《龙图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蓝骁那厮,原来是个无名小辈!”

  • 25、

    貌不惊人 [ mào bù jīng rén ]

    释义: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 26、

    平平庸庸 [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

    释义:寻常,凡庸,不高明

    出处: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 27、

    平平淡淡 [ píng píng dàn dàn ]

    释义: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处: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 28、

    平平常常 [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

    释义: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 29、

    普普通通 [ pǔ pǔ tōng tōng ]

    释义:指平常的,一般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

形容平凡的人的词语(2个)

  • 鹤林玉露笔记。宋代罗大经作。十八卷。主要记述南宋中期的历史掌故和文坛轶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体制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书中涉及文人交往,诗文评论资料较多。
  • 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