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从瘦到胖的成语(9个)

  • 1、

    成年累月 [ chéng nián lěi yuè ]

    释义:成:整;累:积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平白的没事还在这里成年累月的闲住着,何况来招呼姑娘呢?”

  • 2、

    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释义: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 3、

    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释义: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 4、

    鸡骨支床 [ jī gǔ zhī chuáng ]

    释义: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 5、

    急于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释义: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 6、

    鸠形鹄面 [ jiū xíng hú miàn ]

    释义: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出处:《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 7、

    日积月累 [ rì jī yuè lěi ]

    释义: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日积月累,有了一大包银子。”

  • 8、

    革带移孔 [ gé dài yí kǒng ]

    释义: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

    出处:《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 9、

    柴毁骨立 [ chái huǐ gǔ lì ]

    释义: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出处:《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