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激昂的成语(15个)

  • 1、

    感慨激昂 [ gǎn kǎi jī áng ]

    释义:情绪激动,精神昂扬。

    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魏禧]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摹画淋漓。”

  • 2、

    豪情壮志 [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

    释义: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 3、

    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释义: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 4、

    激昂慷慨 [ jī áng kāng kǎi ]

    释义: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5、

    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释义: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6、

    慷慨激扬 [ kāng kǎi jī yáng ]

    释义: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出处:《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 7、

    慷慨激烈 [ kāng kǎi jī liè ]

    释义: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同“慷慨激昂”。

    出处:《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 8、

    雄心壮志 [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

    释义: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 9、

    意气风发 [ yì qì fēng fā ]

    释义: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出处: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10、

    张口结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释义: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 11、

    慷慨陈词 [ kāng kǎi chén cí ]

    释义: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出处: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元丰之末,附丽匪人,自为定策,至造诈以诬首相,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 12、

    热血沸腾 [ rè xuè fèi téng ]

    释义:比喻激情高涨。

    出处: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样地受感动,怎样地热血沸腾。”

  • 13、

    体无完肤 [ tǐ wú wán fū ]

    释义: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 14、

    忠孝节烈 [ zhōng xiào jié liè ]

    释义: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出处: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