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好问的成语和俗语(16个)

  • 1、

    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

    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释义: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 3、

    不愧下学 [ bù kuì xià xué ]

    释义: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 4、

    打破沙锅问到底 [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

    释义: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5、

    好问决疑 [ hào wèn jué yí ]

    释义: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出处:

  • 6、

    好问则裕 [ hào wèn zé yù ]

    释义: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出处:《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7、

    刨根问底 [ páo gēn wèn dǐ ]

    释义:比喻追究底细。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 8、

    勤学好问 [ qín xué hǎo wèn ]

    释义: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 9、

    相辅而行 [ xiāng fǔ ér xíng ]

    释义: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两者之说始得无蔽。”

  • 10、

    自用则小 [ zì yòng zé xiǎo ]

    释义: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11、

    追根问底 [ zhuī gēn wèn dǐ ]

    释义:追究底细。同“追根究底”。

    出处: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至于后来那水车问题,他也实在说的毫无漏洞,但老来旺一伙竟非要拧住他追根问底!”

  • 12、

    敏而好学 [ mǐn ér hào xué ]

    释义: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13、

    子丑寅卯 [ zǐ chǒu yín mǎo ]

    释义: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如何是十二时?’师曰:‘子丑寅卯。’僧礼拜。师 示颂曰:‘十二时中那事别,子丑寅卯吾今说。若会唯心万法空,释迦、弥勒从兹决 。’”

  • 14、

    禽兽不如 [ qín shòu bù rú ]

    释义: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出处: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晋书·阮籍传》

  • 15、

    刻苦钻研 [ kè kǔ zuān yán ]

    释义:刻苦:下苦功。下苦功,深入研究

    出处:《祖冲之》:“敢于推翻前人的错结论,表现了古今杰出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形容好问的词语和俗语(1个)

  • 善问者如攻坚木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