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虚心上进的成语(78个)

  • 1、

    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

    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释义: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 3、

    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 4、

    不露圭角 [ bù lù guī jiǎo ]

    释义: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 5、

    得过且过 [ dé guò qiě guò ]

    释义: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6、

    砥砺琢磨 [ dǐ lì zhuó mó ]

    释义: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出处: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 7、

    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释义: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 8、

    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 9、

    敷衍塞责 [ fū yǎn sè zé ]

    释义: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 10、

    功薄蝉翼 [ gōng bó chán yì ]

    释义: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出处: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 11、

    功成不居 [ gōng chéng bù jū ]

    释义: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 12、

    苟且偷安 [ gǒu qiě tōu ān ]

    释义: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十回:“做大员的这样苟且偷安,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 13、

    竿头日上 [ gān tóu rí shàng ]

    释义: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出处:《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14、

    好问则裕 [ hào wèn zé yù ]

    释义: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出处:《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15、

    恨铁不成钢 [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

    释义: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出处: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

  • 16、

    后来居上 [ hòu lái jū shàng ]

    释义: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 17、

    见贤思齐 [ jiàn xián sī qí ]

    释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8、

    进身之阶 [ jìn shēn zhī jiē ]

    释义:阶:台阶。使身体能够上升的阶梯。旧指借以提拔升迁的门路。

    出处:元·胡祗遹釚《紫山大全集·礼论》:“殊不察自即位以来,所闻之言无大利害,适足以为口舌者进身之阶,虚失待大臣之体,渎上下之分。”

  • 19、

    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20、

    恐后争先 [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

    释义: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 21、

    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 22、

    力争上游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释义: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 23、

    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释义: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 24、

    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释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25、

    平步青云 [ píng bù qīng yún ]

    释义: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 26、

    弃暗投明 [ qì àn tóu míng ]

    释义: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今将军既知顺逆,弃暗投明,俱是一殿之臣,何得又分彼此。”

  • 27、

    弃旧图新 [ qì jiù tú xīn ]

    释义: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出处: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 28、

    谦虚谨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释义: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 29、

    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30、

    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释义: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31、

    青云直上 [ qīng yún zhí shàng ]

    释义: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 32、

    深藏若虚 [ shēn cáng ruò xū ]

    释义: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象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出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33、

    绳愆纠谬 [ shéng qiān jiū miù ]

    释义: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出处:《书·冏命》:“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 34、

    水涨船高 [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

    释义: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 35、

    孙康映雪 [ sūn kāng yìng xuě ]

    释义: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 36、

    痛改前非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释义: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 37、

    闻过则喜 [ wén guò zé xǐ ]

    释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 38、

    恶居下流 [ wù jū xià liú ]

    释义: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出处:《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39、

    洗耳恭听 [ xǐ ěr gōng tīng ]

    释义: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 40、

    胸无大志 [ xiōng wú dà zhì ]

    释义: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 41、

    朽木不雕 [ xiǔ mù bù diāo ]

    释义: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出处:《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42、

    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43、

    虚应故事 [ xū yìng gù shì ]

    释义: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他既自己情愿,你们代我著实重打,若再虚应故事,定要狗命。”

  • 44、

    学无止境 [ xué wú zhǐ jìng ]

    释义: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 45、

    逊志时敏 [ xùn zhì shí mǐn ]

    释义: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出处:《尚书·说命下》:“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

  • 46、

    学海无涯 [ xué hǎi wú yá ]

    释义: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出处:明·张岱《小序》:“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

  • 47、

    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释义: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48、

    移樽就教 [ yí zūn jiù jiào ]

    释义: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 49、

    以莛叩钟 [ yǐ tíng kòu zhōng ]

    释义: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 50、

    映雪读书 [ yìng xuě dú shū ]

    释义: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 51、

    诱掖后进 [ yòu yè hòu jìn ]

    释义:诱掖:诱导扶持。引导帮助后辈上进。

    出处:《元史·张翥传》:“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以学者乐亲炙之。”

  • 52、

    再接再厉 [ zài jiē zài lì ]

    释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 53、

    载酒问字 [ zài jiǔ wèn zì ]

    释义: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 54、

    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释义: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55、

    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 56、

    名列前茅 [ míng liè qián máo ]

    释义: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 57、

    犬马之劳 [ quǎn mǎ zhī láo ]

    释义: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出处:《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 58、

    听天由命 [ tīng tiān yóu mìng ]

    释义: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死活存亡,听天由命去罢。”

  • 59、

    下愚不移 [ xià yú bù yí ]

    释义: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出处:《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60、

    辞尊居卑 [ cí zūn jū bēi ]

    释义: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出处:《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形容人虚心上进的词语(1个)

  • 今吾非故吾吾:我;故:过去。今天的我不是过去的我了。指对过去有悔悟、否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