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物品和人特别搭配的成语(105个)

  • 1、

    拔刀相助 [ bá dāo xiāng zhù ]

    释义: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 2、

    敝帚千金 [ bì zhǒu qiān jīn ]

    释义: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3、

    不欺暗室 [ bù qī àn shì ]

    释义: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 4、

    才子佳人 [ cái zǐ jiā rén ]

    释义:泛指有才貌的男女。

    出处:宋·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自多愁。”

  • 5、

    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释义: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 6、

    乘肥衣轻 [ chéng féi yì qīng ]

    释义: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 7、

    处高临深 [ chǔ gāo lín shēn ]

    释义: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出处:汉·扬雄《酒箴》:“处高临深,动常近危。”

  • 8、

    蠢蠢欲动 [ chǔn chǔn yù dòng ]

    释义: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 9、

    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10、

    等价连城 [ děng jià lián chéng ]

    释义: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 11、

    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12、

    桴鼓相应 [ fú gǔ xiāng yìng ]

    释义:桴:鼓槌。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相互应和,配合得很紧密。

    出处:《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应也。”

  • 13、

    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释义: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14、

    功德无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释义: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 15、

    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 16、

    贵阴贱璧 [ guì yīn jiàn bì ]

    释义:贵重光阴甚于玉璧。比喻时间的宝贵。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 17、

    浩气长存 [ hào qì cháng cún ]

    释义: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出处:

  • 18、

    厚德载物 [ hòu dé zài wù ]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19、

    怀瑾握瑜 [ huái jǐn wò yú ]

    释义: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 20、

    灰飞烟灭 [ huī fēi yān miè ]

    释义: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21、

    蕙心纨质 [ huì xīn wán zhì ]

    释义: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 22、

    浑然天成 [ hún rán tiān chéng ]

    释义: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出处: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 23、

    浑然一体 [ hún rán yī tǐ ]

    释义: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出处:《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 24、

    价值连城 [ jià zhí lián chéng ]

    释义: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 25、

    坚强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释义: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况《荀子·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26、

    坚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释义: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 27、

    精金良玉 [ jīng jīn liáng yù ]

    释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出处: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 28、

    敬老慈幼 [ jìng lǎo cí yòu ]

    释义: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出处:《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 29、

    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释义: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 30、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31、

    良金美玉 [ liáng jīn měi yù ]

    释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出处:《旧唐书·杨炯传》:“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 32、

    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释义: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 33、

    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释义: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 34、

    年高德劭 [ nián gāo dé shào ]

    释义: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汉·扬雄《法言·孝至》:“年弥高而德弥劭。”

  • 35、

    恰如其分 [ qià rú qí fèn ]

    释义: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 36、

    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37、

    青天白日 [ qīng tiān bái rì ]

    释义: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 38、

    敲锣打鼓 [ qiāo luó dǎ gǔ ]

    释义: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 39、

    缺一不可 [ quē yī bù kě ]

    释义:少一样也不行。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 40、

    山高水长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释义: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41、

    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 42、

    盛气凌人 [ shèng qì líng rén ]

    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 43、

    尸横遍野 [ shī héng biàn yě ]

    释义: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 44、

    拾金不昧 [ shí jīn bù mèi ]

    释义: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45、

    视死如归 [ shì sǐ rú guī ]

    释义: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46、

    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释义: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47、

    山鸣谷应 [ shān míng gǔ yìng ]

    释义: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戛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 48、

    提心吊胆 [ tí xīn diào dǎn ]

    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 49、

    天寒地冻 [ tiān hán dì dòng ]

    释义: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 50、

    万马奔腾 [ wàn mǎ bēn téng ]

    释义: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 51、

    相得益彰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释义: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 52、

    相反相成 [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

    释义: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出处:《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 53、

    相辅相成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释义: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出处: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 54、

    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释义: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 55、

    雪中送炭 [ xuě zhōng sòng tàn ]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 56、

    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释义: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 57、

    相得益章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释义: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58、

    一个萝卜一个坑 [ 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 ]

    释义: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他是愿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

  • 59、

    营私舞弊 [ yíng sī wǔ bì ]

    释义: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耐管带一味知道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 60、

    有始有终 [ yǒu shǐ yǒu zhōng ]

    释义: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