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形容集体的力量的成语(16个)

  • 1、

    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释义: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 2、

    聚少成多 [ jù shǎo chéng duō ]

    释义: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出处:《汉书·董仲传》:“众少成多,积小致巨。”

  • 3、

    戮力同心 [ lù lì tóng xīn ]

    释义: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4、

    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释义: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5、

    同心协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释义: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6、

    同心并力 [ tóng xīn bìng lì ]

    释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 7、

    万众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 8、

    众口铄金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释义: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9、

    众人拾柴火焰高 [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

    释义:比喻人多力量大。

    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五章:“‘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 10、

    众心成城 [ 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 ]

    释义: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

  • 11、

    群策群力 [ qún cè qún lì ]

    释义: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 12、

    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释义: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13、

    如左右手 [ rú zuǒ yòu shǒu ]

    释义: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 14、

    同舟而济 [ tóng zhōu ér jì ]

    释义: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15、

    积小致巨 [ jī xiǎo zhì jù ]

    释义:致:达到;巨: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小到大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臣闻众小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至显。”

  • 16、

    团结一致 [ tuán jié yī zhì ]

    释义: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出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